怡宝决定遵循天之道的法则,尝试一种新的修炼方法。她来到庭院中的池塘边,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先让自己的心境归于平静,摒弃一切杂念,如同放空的弓弦,不偏不倚。然后,她缓缓伸出双手,掌心向下,轻轻地覆盖在水面上。她不再像以往那样急切地运用灵力去驱使水流,而是以一种极其柔和、缓慢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念融入水中,感受水的流动、温度和湿度,就如同与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试图去理解水的需求和本性。
起初,水面只是微微泛起涟漪,但怡宝并不急躁,她深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感受到了水的回应。她发现,当自己的意念如同春风拂面般轻柔地拂过水面时,水也会以一种更加和谐、自然的方式流动起来。这种流动并非是被外力强制驱使,而是水自身的一种律动,就如同天之道中自然的平衡与互补。
怡宝继续深入这种修炼状态,她开始尝试引导水流,但不是凭借强大的灵力去压制,而是顺着水的走势,巧妙地运用自身微弱的灵力去调整和补充水流的不足。当水流在池塘的一处遇到阻碍,速度减缓时,她便轻轻地注入一丝灵力,帮助水流恢复活力;当水流在某个地方过于湍急,可能会溢出池塘时,她又用意念去舒缓水流的速度,使其回归平稳。
在这个过程中,怡宝深刻地体会到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真谛。她不再是那个单方面索取和操控的修行者,而是与水共同成长、相互依存的伙伴。她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修炼,不仅自己的灵力消耗大幅减少,而且对御水之术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仿佛能够感受到水的每一丝细微变化,与水融为一体。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悄然西斜,怡宝缓缓收功,站起身来。此时的她,周身散发着一种柔和而静谧的气息,眼神中透露出对新领悟的欣喜与笃定。她深知,这不仅是御水之术的一次突破,更是自己对道的理解在修行实践中的一次成功运用。
小普和老子目睹了怡宝的修炼过程,皆露出欣慰的笑容。老子微微点头,赞许道:“怡宝,你能如此迅速地将天之道的感悟融入到修炼之中,实乃难得。这便是修行的正道,顺应自然,寻求平衡,不骄不躁,方可不断精进。”
怡宝躬身行礼,谦逊地说道:“多谢老君的教导,徒儿今日方知,修行之路漫漫,唯有遵循天道,摒弃私欲,方能在这修行之途中渐行渐悟,不断提升自我。”
言罢,三人在这渐暗的庭院中,静静地伫立着,沉浸在这一片祥和而深邃的道之氛围中,各自体悟着今日的收获与成长,期待着下一次在道的指引下,继续探索那无尽的修行奥秘,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