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姑娘的写作风格与陵湖书院的其他姑娘大相径庭,她的文字独具一格,充满了个人特色和独立思考。然而,或许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她的文章在结构和表达上显得有些随性,不够严谨。
云淙仔细阅读了英斓递过来的文章,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的条理不够清晰,内容也稍显杂乱,缺乏一种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过,从认知层面来看,这位姑娘的观点和想法还是相当不错的。
云淙与英斓商量:“如果她是自学的,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他觉得有必要再观察一下情况,如果这位姑娘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困难,或许可以考虑将她送去陵湖书院深造,接受更系统的训练。
英斓接话我也是这么想的,英斓拿起笔来先后墨点和朱点。
英斓继续翻阅着文章,突然想起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张玲柔。她不禁回忆起当时阅读这篇文章的情景,由于时间紧迫,自己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没有仔细品味其中的细节。如今再次认真拜读,英斓对张玲柔的文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英斓觉得她还是个苗子,还可以,写的不错,分析也还可以,就是有些观点英斓有点不赞同,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看完最后,不知道她还有这样主张。
答女子题的最后观点,英斓特意将陵湖书院的情况手写了一些。然而,对于这个观点,英斓与云淙所设立的观点却背道而驰。英斓认为这个观点并不合适。
在张玲柔提出的关于女子应当以何为立身之本的问题中,她提到了陵湖书院的改革。其中前两个观点还不错,比如加大女夫子的教学力度以及增加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甚至让女学子在陵湖书院任教,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女子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
但是,最后一个观点却引起了英斓的不满。这个观点是按照门第来划分班级,也就是说平民百姓单独一班,世家子弟单独一班。英斓觉得这种划分方式有失偏颇。云淙设立书院的初衷是希望天下学子都能有读书的机会,而不是以身份来划分三六九等。如果按照门第来划分班级,那么学生们交朋友也只能局限于相同身份的人,话题内容会变得非常狭窄,无法开阔眼界。
英斓担心,如果女学子们都是些小姐们,那么她们谈论的内容可能就只会是些攀比之类的事情,这对于她们的成长和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英斓希望学子们不仅能够学好书本知识,还能了解五谷杂粮,不要成为那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
英斓看着张玲柔卷子发呆,起初很抱有希望,山长很是推荐,没想到这么严重,文章后面写了这个,英斓也不知道该不该让云淙帮忙看,怕看完直接给免了,这个有些跟陛下唱反调,英斓看着张玲柔卷子,手指轻轻的触摸卷子的边角,一直磨蹭着,很是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