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淙陪着英斓一同审阅这些答卷,云淙仔细地看了其中一份,总体来说还算满意。这份答卷中,男学子的题目回答得相当出色,而女学子的题目回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她的答案条理清晰,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虽然有些主见略显稚嫩,但已经非常不错了。
云淙又仔细查看了一下她的书写,发现字迹工整,给人一种清新利落的感觉。于是,云淙将这份答卷递给了英斓。
英斓接过卷子,匆匆扫了一眼,便笑着说道:“这是个心怀坦荡的丫头啊!说话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分析问题也很到位,主见也很好。对于男学子的这个题目,她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对于家国天下的认知也非常充足,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这篇文章的篇幅稍微短了一些,不过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嗯,这个可以暂时作为一个人选。”
说罢,英斓拿起毛笔,蘸了蘸朱墨,在卷子的后面轻轻地点了一个红点,表示这位学子暂时入选了。
英斓接着对云淙说道:“还是您眼光独到啊,这么快就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云淙将东西拿过来后,轻轻地放在了自己身旁的凳子上。英斓则继续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的卷子,她的目光如炬,仿佛要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女学子们的内心世界。
英斓仔细端详着每一篇文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着优秀姑娘的细节。她逐字逐句地品味着,试图从中捕捉到那些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当她看完一篇文章后,不禁暗自点头。这篇文章写得确实很好,但与其他文章相比,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差异。它既不像陵湖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那样,文章严谨规范、中规中矩;也不像那些经过系统训练的学子,文字间透露出一种专业的气质。
相反,这篇文章给人一种过于随性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没有刻意去遵循某种固定的写作模式。虽然内容还算不错,但整体结构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读起来有些吃力。
英斓心里暗自揣测,这位作者或许是陵湖中自学成才的小才女吧。毕竟,这样独特的写作风格,在陵湖书院的学生中是极为少见的。
接着,英斓对云淙说道:“阿淙,你看看这篇文章。我对它的评价有些拿不准,你觉得怎么样?”她将卷子递给云淙,指着那篇文章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还可以,只是写得有些纷乱,给人一种东拉西扯的感觉。不过,它的观点倒是挺新颖的,只是在回答问题时,没有那种应有的规矩和条理。当然啦,我们不能仅仅以这一点来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但从这篇文章的风格来看,我觉得它应该是出自陵湖中学的一位小才女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