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功德,广利众生
在对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进行了深入且透彻的体悟之后,小普的内心犹如被熊熊烈火点燃,满怀着对佛法炽热的崇敬与无尽的热忱。他越发清晰而笃定地意识到,将《金刚经》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扬至四方,是他此生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只树给孤独园里,一如既往地弥漫着祥和而宁静的修行氛围。微风轻柔地拂过,树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大自然也在以独特的方式,低声诉说着佛法的精妙与深邃。
又是一个清新宜人的清晨,金色的阳光如同一缕缕轻柔的薄纱,缓缓地洒落在法堂之上,给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神圣之感。佛陀,这位慈悲与智慧的化身,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智慧与慈悲的法座之上,周身自然而然地散发着慈悲祥和的光芒,那光芒温暖而明亮,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的黑暗与迷茫。众弟子们身着整洁的僧袍,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他们双手虔诚地合十,静静地端坐在蒲团上,宛如静谧的湖面,内心满是对佛陀开示的期待与敬畏,每一个人都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能从佛陀的教诲中汲取到新的智慧与力量。
佛陀的目光温和而慈爱,如同春日里的暖阳,缓缓地扫过每一位弟子,那目光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洞悉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迷茫。随后,佛陀那低沉而富有磁性、饱含着无尽慈悲与智慧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法堂中悠悠地响起:“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小普听闻此言,内心犹如被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撼不已。他暗自思忖道:“世尊这话的意思是,须菩提啊,要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早晨初日分的时候,就拿像恒河沙那么多数量的身体去布施;到了中午中日分,又一次拿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去布施;傍晚后日分,还是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去布施。而且啊,这样的布施不是做一天两天,而是历经无量百千万亿劫,一直都在这样布施。这是怎样一种难以想象的大布施啊!从清晨的初日分,到中午的中日分,再到傍晚的后日分,每一天都毫不吝啬地以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去布施。恒河沙,那是数量多到无法计数的象征,这需要多么巨大的决心与坚定不移的毅力啊!而且,这样的布施并非是短暂的,而是历经无量百千万亿劫,那是无尽的时间长河,贯穿了无数的岁月轮回。可世尊紧接着又说,要是另外有人,听闻了这部经典,内心的信心坚定,毫不违逆,所得的福报就能胜过前面那种惊天动地的大布施。要是这个人还能够书写、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且为他人详细地解说其中的奥义,那所获得的福报更是不可估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金刚经》所蕴含的力量也太强大、太不可思议了吧!仅仅是听闻、信受,就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福报,这足以证明,佛法智慧的传播,实在是无比重要,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小普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佛法深深的敬畏与震撼,他紧紧地盯着佛陀,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佛陀所说的任何一个字,仿佛那些话语是开启无尽宝藏的钥匙。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小普在心里默默翻译着,接着思绪翻涌:“须菩提啊,简单来说,这部经有着不可思议、没办法用数量去衡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如来是为那些发了大乘心,也就是想要普度众生、追求广大智慧和慈悲的修行者说的,更是为发了最上乘心,追求至高无上、究竟圆满智慧的人说的。要是有人能够虔诚地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且广泛地为他人解说,如来都能够知晓这个人的修行,看到这个人的努力,这样的人都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巨大功德。世尊这话的意思太震撼了,这样的人,就等同于肩负起了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伟大使命啊。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传播《金刚经》,就是在传承如来的智慧火种,就是在帮助无数的众生走向解脱的光明大道。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听闻这部伟大的经典,让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小普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仿佛在向自己、向佛陀、向世间的众生宣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小普一边听,一边在心中逐字逐句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啊,要是那些只喜欢小法,也就是追求个人解脱、不追求普度众生的小乘佛法,还执着于我见,总觉得有个真实的自我存在;人见,区分你我他;众生见,对众生有分别;寿者见,执着于寿命长短的人,对于这部经,就没办法听受读诵,更不能为他人解说。须菩提啊,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这部经在,一切世间的天众、人类、阿修罗,都应该去供养。要知道,有这部经在的地方,就等同于佛塔,大家都应该怀着最虔诚的恭敬之心,围绕着它作礼,并且用各种鲜花和香料来供奉。世尊这番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些被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所束缚的人,他们的内心被偏见和执着填满,就像一个装满了杂物的容器,无法再容纳《金刚经》这样高深而广阔的智慧。他们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和看待世间的一切,无法领悟到佛法中那种超越自我、超越一切分别的境界。而只要有这部经在的地方,就如同佛塔一般,受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的供养。这更加凸显了《金刚经》的殊胜和尊贵,它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是众生解脱的希望之光。我们必须以最敬重、最虔诚的态度对待它,将它视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小普想到自己以往对待经书虽然也怀有敬重之心,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虔诚地对待《金刚经》,每一次翻开经书,都要怀着一颗无比敬畏和纯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