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读书网 > 言情 > 修仙修傻了 > 第193章 一相无相分

第193章 一相无相分(1 / 2)

只树给孤独园,静谧祥和,日光穿透枝叶间隙,于地面绘出一片片斑驳陆离之景。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似在悄声诉说佛法的深奥。法堂内,氛围庄严肃穆,佛陀与弟子们围坐一处,一场关乎修行境界真义的探讨正缓缓拉开帷幕。

佛陀端坐于蒲团之上,身姿笔挺,面容慈悲,目光仿若明灯,温和地投向须菩提,轻声问道:“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这一问,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众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须菩提即刻从座位起身,恭敬地双手合十,掌心贴合,指尖微扬,身子前倾,带着对佛陀的深深敬意,沉稳回应:“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小普坐在角落,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须菩提的回答让他不禁陷入沉思。他眉头轻皱,目光中满是疑惑与探寻,心中暗自思忖:须陀洹,听闻这是修行路上初获的圣果,称作入流果。这入流,到底是入什么流呢?依照须菩提所言,名为入流,却又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小普努力回忆过往研习的经文要义,逐渐有所领悟。这入流,并非进入某种实质的物事或境界,而是初入圣道之流,意味着已见道谛,对四圣谛有了真切的体悟。然而证得此果之人,内心不应有丝毫的得果之念,一旦执着于“我得须陀洹果”,便会陷入对这一成果的贪恋与分别,从而偏离圣道。

往昔,小普为能在诵经时高度专注,常强行约束身心、驱赶杂念,结果却适得其反。如今想来,恰似须陀洹不应执着于入流的表象,修行境界并非刻意抓取可得,唯有内心纯净空灵,不被外界声色干扰,方能自然契合。

佛陀微微颔首,眼中尽是赞许之色,认可了须菩提的回答,紧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不假思索,声音坚定而清晰地答道:“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小普听闻此言,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忍不住在心底喃喃自语:“一往来果,这其中究竟有何深意?为何说实无往来呢?”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比丘们也都眉头紧锁,面露思索之色。

小普忆起不久前的禅修经历,那时自觉定力提升,杂念减少,心中暗喜,甚至期许借此达到更高境界,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新的烦恼。如今明白,正是因执着于修行成果,生起“我有所得”之念,才打破内心平静。这就如同斯陀含的一往来果,虽名为一往来,寓意还要在欲界的人、天之间往返受生一次,可若内心执着于这一往来的实相,便会生出分别、陷入执着,难以抵达超脱之境。

所谓一往来,实则是在修行的历程中,虽仍有细微的烦恼残余,但已能逐渐出离欲界的束缚。然而这出离,并非简单的空间转换,而是内心对欲界贪爱的淡薄。当不再执着于往来的表象,心不随境转,方能在这一往来间,实现真正的心灵升华。

佛陀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依旧毫不犹豫,立即回应道:“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小普若有所思,心中默默琢磨着:阿那含,即不来果,意味着证得此果者,不再来欲界受生,已然超脱欲界的轮回。但如果执着于“不来”这一概念,认为自己已彻底摆脱欲界,便又陷入新的执着。

小普反思自己面对生活诱惑与烦恼时,总试图逃避,以为远离便是修行进步。现在他终于领悟,真正的“不来”,并非仅指身体远离欲界,而是内心坚如磐石,不被外界诱惑动摇,不被烦恼左右。即便身处欲界,内心也能如如不动,不为五欲六尘所染,这才是不来果的真谛。

最新小说: 签到系统,召唤武侠横推诸天 雁的历程 变身龙妹,姐姐不要欺负我呀! 盘说 从小破妄术开始成仙 修仙世界当护犊子师尊 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万千陆地神仙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山村灵异集录 我家大佬是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