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微微皱眉,那眉头犹如两座小山丘轻轻隆起,他继续问道:“老君,‘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这其中的道理,徒儿有些懵懂,感觉像是在迷雾中徘徊,找不到出口,还望老君详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但更多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仿佛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曙光的行者。
老子神色凝重,面容严肃而庄重,仿佛在讲述一件关乎天地存亡的大事。他说道:“在修行的天地法则中,自有其因果循环、善恶惩处之道,此乃‘司杀者’。修行者应顺应此道,不可擅自越俎代庖。若凭借自身狭隘之念,去强行干预因果,评判善恶,就如同不懂木工技艺之人,却要代替能工巧匠去砍伐木材,必然会伤到自己。修行途中,见到他人的修行路径与自己不同,或是看似有所偏差,不应贸然指责、惩戒,因为你未必能洞悉其背后的因果缘由。唯有遵循天道,让自然法则去发挥作用,修行者自身方能避免因妄为而遭受损伤,在顺应自然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修行境界,明悟天地之道。这就如同在繁星闪烁的夜空下,每一颗星辰都有其独特的轨迹,我们不能因为它与其他星辰的轨迹不同,就去改变它,而是要尊重它们各自的运行规律。怡宝、小普,你们对此可有体悟?”
怡宝和小普皆低头沉思,仿佛在内心深处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探寻着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理。片刻后,怡宝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清澈,说道:“老君,徒儿明白,修行当顺应自然,不可肆意妄为,要心怀敬畏,谨守正道,如同那守护着珍宝的卫士,不容任何杂念玷污自己的心灵。”
小普也点头称是,眼神中透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神情:“老君,徒儿定当铭记教诲,在修行中遵循天道,不做那越俎代庖之事,努力提升自身境界,如同那展翅高飞的雄鹰,向着那广阔的天空不断奋进。”
老子微笑着看着二人,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灿烂而温暖:“甚好,你们能有此悟性,不枉为师一番教导。且去将这些道理在日常修行中细细琢磨,如同那精雕细琢的工匠,打磨着每一个细节,日后必有进益。”
说罢,怡宝和小普恭敬地向老子行礼,而后退下,各自回到静室。静室内,檀香袅袅,他们盘膝而坐,开始在修行中体悟这一章的深刻含义,力求将其融入自身的修行实践,如同那滴水穿石般,坚持不懈地探索那深邃而神秘的修行之境,期望在这漫长的修行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领略那大道的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