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正襟危坐,宝相庄严,声如洪钟,开启今日讲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毕,环顾诸弟子,目光深邃而宁静。
见众弟子面露疑惑,小普率先稽首问道:
“老君,若智者不言,众人又该如何受教,如何领悟大道之妙?”
老子微微抬目,凝视小普,缓声道:
“道,其性质幽深微妙,难以用语言来完整地描述和阐释。
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那些被称为智者的人,往往喜欢凭借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言辞来展现自己的才能,但实际上这种表现大多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仅仅触及到了道的表面皮毛罢了。
真正的智者,深深地领悟到大道路途的浩渺无边,就如同独自一人置身于广阔无垠的沧海之中,仰头面对着满天璀璨耀眼的繁星,心中清楚地明白,人类的语言力量在如此宏伟壮观的大道面前简直就像是小小的蚍蜉妄图撼动参天大树一样渺小无力。
即便是勉为其难地去阐述一番,也只不过能够略微呈现出道的些许外在表象罢了,就好似隔着一层朦胧的雾气观赏花朵,终究还是难以触及到它最本质的核心所在。
因此,智者们常常选择保持缄默不语,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刻意隐瞒什么,而是出于对大道那高深莫测的深深敬畏之情。
他们唯恐自己的只言片语会产生误导作用,使得众人偏离了追求正道的正确方向。
所以,如果众多人们渴望寻求并领悟道的真谛,那么就不能仅仅依靠他人的言论说教,而应当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努力探索追寻,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之处仔细观察体悟,并将自身所经历过的种种事情以及由此获得的深刻感悟当作坚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积累起对于道的理解和认识。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听到惊天动地的雷声,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隐藏其中的真理奥秘。。”
老子继而又道:“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言罢,老子目光仿若穿越尘世诸象,深邃而悠远。
“人之一生,禀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宛如六道门户,贯通着内在与外在的世界。
然而,尘世之中充斥着种种诱惑,它们常常借助这六根悄然潜入人们的内心,致使人心神摇曳不定,欲望之念如野草般疯长蔓延。
那五彩斑斓的绚丽色彩,极易迷惑人的双眼,使得心灵不由自主地追逐外界环境中的繁华景象;
而那悠扬婉转、缠绵悱恻的五音之声,更是能够扰乱人的心神,让意志在喧嚣嘈杂的氛围中渐渐迷失方向;
至于那酸甜苦辣咸等各种复杂滋味,则会勾起人们对口腹之欲的贪恋,令人沉溺于感官带来的短暂愉悦享受之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