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读书网 > 言情 > 修仙修傻了 > 第112章 太上·自然

第112章 太上·自然(2 / 2)

小普与怡宝皆拱手称是,心中对《道德经》第十七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深知此中蕴含的为政与处世智慧。

老子微微顿了顿,接着讲述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怡宝皱着眉头,有些疑惑地问道:“老君,仁义、孝慈、忠臣,向来被视为美德,为何您说大道废才会有这些呢?”

老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当大道畅行于天下之时,人们皆顺应自然,和谐共生,无需刻意强调仁义。彼时人人皆有善念,行于善道,浑然天成,仁义自在其中,无需标榜宣扬。然大道被废弃,人心不古,纷争渐起,才需以仁义来规范约束众人之行,使其回归正道。”

小普若有所思,接着问:“老君,那‘智慧出,有大伪’又该如何理解?智慧难道不是好事吗?”

老子微微摇头,说道:“世间初始之智慧,本为助人明辨事理,顺应自然。然随着发展,部分人将智慧用错了方向,以智巧伪诈之心行事,迷惑众人,制造假象。如以巧言令色骗取信任,用阴谋诡计谋取私利,此等便是大伪。真正的智慧应与道相符,而非成为虚伪欺诈的工具。”

怡宝又追问道:“老君,‘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是不是意味着在家庭和睦、国家清明之时,孝慈与忠臣之名就不那么凸显了呢?”

老子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们,说道:“正是如此。在六亲和睦的家庭里,子女孝顺、父母慈爱乃是寻常之事,无需特别强调。而当家庭关系破裂,才会突显孝慈之人的可贵。同理,国家政治清明,百官各司其职,皆以正道辅国,忠臣之名也就不被格外提及。只有国家陷入昏乱,奸佞当道,忠臣力挽狂澜,才会被人们传颂。此皆为世道偏离大道后的现象,实则若大道常行,一切美德皆自然存在于日常之间。”

小普拱手道:“老君,此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追求大道的畅行,从根源上使社会回归自然和谐,而非仅仅依赖于仁义、忠臣等补救之法。”

怡宝亦行礼道:“多谢老君教诲,我等明白了不应舍本逐末,要以恢复大道为根本目标,于自身言行和未来之路慎思笃行。”

最新小说: 假面骑士之Evolution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摊牌了,我小弟就是你说的大佬! 诛仙青云纵横异界 我拿你当死敌,你拿我当老婆? 未来人类世界后续 王是一只狼 大明尸 我在九界斩魔 九变屠神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