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怼的过来传话的都察院官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偏偏赵琳话还没完。
“你一会儿回去,记得帮我转告一下刑部尚书,我现在就差他们刑部没去了,我一直很相信他们刑部,我觉得他们刑部办案,简直比大理寺和都察院还要专业。”
“我觉得,他们的聪明才智,胜过大理寺和都察院所有,请他们继续保持,千万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过一个坏人,等下个月,我给他们送个牌匾。”
最后,赵琳还不忘问:“记住了吗?”
那人看看叶西洲,见叶西洲不表态,也不敢说自己没记住,于是讷讷点了点头。
赵琳满意的笑了,转头对叶西洲说:“我们走吧。”
叶西洲心中无奈,但很顺从的起身。
——
两日后。
礼部右侍郎下狱,吏部左员外郎被斩首。
四皇子被呵斥,二皇子被禁足。
赵琳给刑部送了一块牌匾,上书:青天大老爷。
刑部的人虽然高兴,但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脸色,简直比吃了苍蝇还难受,他们攻击不了赵琳,就在朝堂上为难叶西洲。
叶西洲从未想过,他有朝一日在朝堂上,会因为自己的夫人被攻讦。
赵老爷也没想过,他闺女都快当祖母了,他还能因教女无方被参一本。
赵老爷和叶西洲一起下朝,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贤婿啊。”
叶西洲云淡风轻的安慰赵老爷:“岳父不必多虑,小婿一切安好。”
赵老爷也就不再说什么,他怕叶西洲也质问自己没教好女儿,叹了口气,赶紧走了。
——
这日,叶西洲休沐。
孩子们吃完饭,要各自去学堂。
饭桌上,一个个都拉着脸。
吃完了饭,一个个也都不动。
赵琳好笑的问:“今天都不出门吗?”
话落,叶承瑄趴在桌子上叹气,叶承祁和叶承颐也顺势学叶承瑄,趴在了桌子上。
叶西洲说:“还不走。”
厌烦读书的心情,胜过了惧怕叶西洲。
叶承瑄问:“父亲你怎么不走?”
“我今日休沐。”
叶西洲没什么感情的话,听在要去读书的几人耳朵里,感觉更加没温度。
几人看向叶西洲,眼神里的哀怨如有实质。
叶西洲被看的愣一下,难得没再说出严厉的话,只是提醒:“不宜让先生久等。”
叶承瑄和叶承祁、叶承颐齐齐叹了口气,说了句:“不~想~去~~~”
赵琳听得一笑:“要不我送你们去国子监吧,国子监要等到下月初九才开学,差不多还有半个月,反正瑄哥儿你们两个再去上书房读两个月,也要回家来准备秋闱了,可以让你父亲进宫说一下,想和学子们一起交流交流,怎么样?”
“不怎么样。”叶承颐有气无力的拒绝:“去国子监要住宿,每七天才能回来一趟,我不要。”
赵琳又笑了:“那有得就有失嘛,你们春天不去,秋天也是要去的,最晚等到明年春天,你们是一定要去国子监读书的。”
“为什么?”
“你们没听过一句话吗?”
“什么?”
“人都说啊,养孩子是有规律的。”
“什么规律,您从我二哥三哥身上,发现了什么规律?”
赵琳笑着说:“不是这个规律。”
“那是什么规律?”叶承颐现在的想法就是,能拖一刻钟是一刻钟。
赵琳看破不说破,告诉他:“人说啊,一岁两岁,人见人爱,三岁四岁,花见花开,五六七八岁,人见人憎,狗见狗嫌,你们已经到了猫看见,猫都躲得远远的年纪,所以为了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和谐,你们得出去读书。”
几个孩子不可置信的看着赵琳,他们有这么招人嫌弃吗?
赵琳:有时候有。
……
“啊?!”叶承颐仰天哀叹,赵琳满脸笑意。
叶西洲说:“还不快走。”
几个孩子不太情愿的起身,去赴他们新年后的第一堂课。
赵琳目送几个孩子离开,转头发现四个小萝卜头还在吃,赵琳搬了个小凳子坐到四个小家伙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