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经此一事,太和殿的宴会也算是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
毕竟,名利场上,大家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是,平阳侯府和靖远侯府,作为庆功宴的两大主角,注定今天晚上谁也下不了场。
而赵琳作为一个有儿子、有女儿,还在上京居住的官眷,无疑是最好的“发难”对象。
因为只要能与平阳侯府联姻,就能得到肉眼可见的利益。
最先登场的是惠妃娘娘,她先是将赵琳夸得天上有,再是将叶欣夸得地上无,最后才提起了自己娘家有个侄子,正当风华,和叶欣十分般配。
世人都说媒婆的嘴,使劲的吹,果真不假。
赵琳听了惠妃娘娘好一会儿话,都没能听见一句重复的,不过也有可能是赵琳认真的模样,让惠妃娘娘以为这桩婚事有戏,所以说的十分卖力。
但实际上是,惠妃娘娘是皇家的人,赵琳不要命了,才会轻易打断她说话。
赵琳一直忍着性子,听到惠妃娘娘问她说:“夫人意下如何?”
赵琳这才开始说话,而且秉持着“大家闺秀”的原则,将惠妃娘娘和她那侄子也夸了一遍,一直夸到惠妃娘娘听不下去,不得不打断赵琳说:“这么说,夫人是很满意这桩婚事了,那我这就将他二人的婚事定下。”
叶承瑄坐在赵琳身后,一脸忧愁,恨不得立刻起来喊赵琳不要同意,被叶承珲按着手臂冷静下来。
是了,这是宫宴,不是他们家,不是他们能随便喊的,可也正因为是宫宴,金口玉言,一旦将叶欣的婚事定下,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叶承珲示意叶承瑄不要着急,他们母亲可是一点都不着急。
叶承瑄努力压下心里的担忧,宽慰的看向叶欣,轻轻告诉她:“别着急,母亲会有办法的。”
叶欣松开握在手里的帕子,勉强点头“嗯”了一声。
而赵琳笑着问惠妃娘娘说:“不知娘娘可否先让臣妇见一见您那侄子。”
惠妃娘娘闻言,喜笑颜开,就连大皇子的脸上也是笑容满面,连声说:“没想到今日为平阳侯庆功,还能为平阳侯的女儿择一良婿,真是可喜可贺啊。”
但其他几位皇子的脸上,就没有他那么高兴了,毕竟这桩婚事一成,就意味着平阳侯站队大皇子,而定北侯府和靖远侯府,也很可能因为平阳侯夫人赵琳的缘故,而选择站队大皇子,这对其他几位成年的皇子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贤妃出言阻止道:“今日是平阳侯的庆功宴,夫人不若先将儿女婚事放下,改日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