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来到京城之外,看着城头,心中一阵恍惚,一月的时间到了,他也终于是可以准备返回了。
“走,回王府!”
“驾!”
朱高煦说完,当先入城,丘平带着护卫紧随其后。
而朱高煦出来的消息,像飓风一般快速席卷京师,早已按捺不住的各方势力,纷纷开始发力。
皇宫内,朱棣看着内阁送上来的折子,眉头紧皱,因为这样的折子,还有很多,目的全部都是一样的,诉求都是让朱高煦留下来。
“有趣啊,当初我的老二要离开大明时,你们一个个的可是高兴得很。
现在又要我留下老二,真当我这个皇帝不存在吗?
不思如何治国,偏忧我的家事,真的是好得很啊!”
“来人!传朕口谕,解缙挑拨天家不和,对皇帝不敬,唆使太子,将其打入锦衣卫诏狱!抄其家财!”
“是!”
朱棣冷冷一笑,解缙他一直没有处理,留到现在,就是为了这一刻。
“希望解缙的事能够让你们冷静冷静!若是你们不识趣,朕就陪你们玩一玩!”
朱棣并没有牵涉解缙的家室,按照解缙这个罪,其实诛族都不为过,但永乐大典还没有编撰完成,这是他给朱高炽的信号,让朱高炽来捞人,同时让解缙加快永乐大典的编撰进度。
解缙怎么说也是东宫的人,他相信朱高炽肯定会来求情的。
只不过这个罪名嘛,是为了编撰永乐大典之后的。
就在这时,一太监匆匆走了进来,匍匐在地。
“皇上,赵王殿下在殿外求见。”
“哦?让他进来。”
朱棣背对殿门,双手叉腰,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爹,我来了。”
“老三,你可是很少主动来找我,说说吧,是什么事。”
朱棣转身平静的看着朱高燧,其实朱高煦来的目的,朱高燧不说他都知道了,但他就是想要听一听。
而随着朱高燧将事情说来,朱棣不喜也不悲,依旧面无表情。
“你也想要老二留下来是吧,留下来做什么?陪你继续争斗吗?
老三,你让我很是失望,若是其他人要老二留下来,希望我老朱家自相残杀,你怎么就看不明白?
当初你娘在床头前怎么叮嘱你们的,难道你忘了吗?
你已经不小了,身为大明赵王,你应该考虑的是我老朱家怎么更好。
你回去吧,这事我会处理。”
朱棣心头有些不是滋味,满朝士大夫、官员想要留下朱高煦,朱高燧却是也要来掺和,他都不知道这个人脑子是怎么长的。
真以为朱高煦留下,他就有机会了?
有权有势的朱高煦尚且都斗不过朱高炽,没权没势的朱高煦,留下来了又怎么和朱高炽争?
而他现在最不想看见的,就是内部他们一家人的争斗。
龙案上的那些奏折,让他寒了心,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枉顾大明,他们一家人斗得越狠,这些人就越得利,朱棣看得明白。
而没有点透朱高燧的野心,也没有对朱高燧有其他动作,这是他给自己留的手,因为他担心有一天朱高炽过于膨胀了,那么他还需要用朱高燧来给朱高炽降降温。
朱高燧闻言,心头无比的沉重与失落,更是满心的不甘。
他不想知道其他,他只想要争一争那个位置,他为什么就不行?
朱高燧并没有反驳朱棣,哪怕心中的怒火直冲天灵盖,他都不敢和朱棣硬钢,只得应下退了出去。
在朱高燧退下后,朱棣也没有去多想,只是闭上眼,轻声一叹。
“老三啊老三,世人只以为老二是个武夫,是个二愣子,但现在,那个二愣子,是你啊。”
“来人!去叫太子前来!”
朱高燧都来了,朱高炽他也不能放过,正好他倒要看看,朱高炽也想了这么久,到底是什么态度。
心中想的他不管,但说出来的态度,他必须要知道。
东宫,朱高炽正在与杨士奇等人处理着国事,然而当朱棣将解缙打入锦衣卫诏狱的圣旨下来,朱高炽一惊,其他人更是心头一震。
所有人都没有在此刻议论,哪怕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依旧处理国事。
没等多久,又是一锦衣卫到来传达朱棣的口谕,朱高炽当即放下手中事务,心事重重的去见朱棣。
朱棣与朱高炽聊了许久,最后朱棣再传口谕,让朱高煦入宫。
朱高煦不知道,也没有去管,快马加鞭径直来到王府内。
韦婉芸带着朱武等护卫已经在王府等待,看着朱高煦归来,韦婉芸眼神中满是期盼。
若是没有这么多人在周边,她已经忍不住要扑在朱高煦怀里了。
这段时间,她的压力非常的大,朱高煦安排的种种准备,都是由她在负责,还不能让任何人发现,更是要顶着各方前来打探消息的人。
加上心中本来就存在的担心,这一个月,韦婉芸是片刻不曾懈怠,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在思考着接下来的布置与安排。
朱高煦看着眼前的丽人,比起之前憔悴了许多,这还是经过梳妆打扮的,朱高煦都能想象得到这一个月韦婉芸的难。
“好了,我回来了,先进去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