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叛乱的根源,其实朱高炽与朱棣都很清楚,那就是浙西的赋税很重,洪武时期就很重,建文时期宽松很多,这也算是朱允炆实行为数不多的真正仁政。
但是他们要推翻朱允炆的一切,又是按照洪武时期的制度,浙西的赋税又开始变得繁重。
这个问题,即便想要改变,都还得再过几年,起码如今靖难才过去不到五年,是不会更改政策的。
只要现在更改政策,那就是在推翻洪武的制度,这是朱棣不想看见的,也是对他们不利的,朱高炽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对朱棣说什么。
而因为大明这几年一直在四处用兵,导致国库的钱粮与物资,损耗极多,且百姓已经开始有些不堪重负了。
现如今只要朝廷开始休养生息,那就比任何政策的实行都要有用,这才是根本,哪怕是实行摊丁入亩,但只要大明天下不稳定,朝廷不休养生息,都没用。
而且要实行摊丁入亩,前期投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朱高炽同样清楚,同时还要涉及到徭役、丁役的改变,就大明现在这个情况,更改徭役与丁役,简直是在要朝廷的命。
再加上北方草原的威胁,朱高炽都不敢想,若是现在实行摊丁入亩,大明会乱成什么样。
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他是真的怕朱棣不管不顾,就要实行,让大明就此陷入困境之中。
朱高炽想要实行,是因为这是一个在未来对朝廷非常有利的政策,但具体的实行,还得先创造出合适的时机,才能让这个政策入场。
也就是说朝廷起码要有一定的准备,并且还要有各种应急的预案,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下定决心,才是实行摊丁入亩最好的机会。
如今朱棣只是才了解,他才不信朱棣有多深思熟虑,完全就是看着摊丁入亩的好,就想着想要试一试了。
朱棣听着朱高炽说的,心中既是遗憾,又是欣慰。
遗憾的是明明有一个对朝廷极好的国策摆在眼前,他却是不能用。
欣慰的是朱高炽并没有因为这是他提出来的,就一味的迎合他,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与姚广孝聊过后,他自己也想了很久,他也清楚现在不是实行这个政策的时机,如今他也不过是想要考验朱高炽一下罢了。
“你说得还不错,有点见解,现在确实不是实行摊丁入亩的时机。
不过你既然也觉得这个政策可以,接下来你得好好想想,如果大明有一天开始实行,应该怎么做,除了摊丁入亩,其他有没有要改变的,你都需要提前想清楚。
这次老二是拿出真本事了啊,我们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的问题,却是被老二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今后重点看一看老二大汉国的情况,既然他先实行了,正好可以作为大明的试错石,看看大汉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到时我们也能预见大明的改变了啊。”
“爹,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老二能够想到这个,应该还会有其他的。
不过要关注老二大汉国的情况,爹您应该让锦衣卫去做才是,您让我去打探,我能怎么打探,派过去的人恐怕都还没有开始,就被老二给查出来了。
您在边地屯兵二十三万,老二恐怕都被这个消息给吓到了。
爹,要不您把大军撤一点吧,留几万军在云南,提防麓川作乱便是了。
这二十三万大军,朝廷需要支出一大笔银子,如今国库也没有多少钱了啊爹。”
朱高炽一脸的幽怨,他其实都没有搞懂朱棣为什么要留这么多大军去防范朱高煦。
在他眼中,就是朱高煦如今大汉国所在的位置,要是真要行靖难,朝廷就按照以往的布置,朱高煦想要打进大明都不容易。
而且朱高煦只要动兵,朝廷的兵马随时可以增援,也随时可以从周边调集,现在全部放在那里,看着支出的钱粮,朱高炽是真的心疼。
朱棣听到这里,却是直接脸一板,冷哼一声。
“那混小子,你觉得他会被吓到?他居然也往边地增兵了几万,他这是要跟咱较劲呢。”
朱棣很不舒服,朱高煦这是得有多不相信他啊?这是觉得他会真的对朱高煦出兵?
也就是朱高煦不在这里,不然他都会指着朱高煦的鼻子好好问问,难道在朱高煦眼中,他朱棣就是真的做得出杀自己儿子这种事的人?
朱高炽听闻也一时沉默,这事他其实还挺想为朱高煦辩解辩解的,但看着敏感的朱棣,他一时也找不到理由。
这事说得好可以帮朱高煦,也能化解朱棣心中对他的疑心,但要是一个说不好,不仅帮不了朱高煦,他自己也会被朱棣猜疑。
朱高炽其实很想说,朱棣将刀都架在朱高煦脖子上了,以朱高煦那个脾气,没有直接翻脸,都算朱高煦的脾气有改变了。
朱棣见朱高炽不说话,也不再一个人生闷气,他其实也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虽然说着朱高煦的不是,但朱高煦这个做法,他还是很认可的。
因为朱高煦做的这些,在朱棣眼中,是真的像他,太像他了。
“不过老大你说的也是一点,这么些大军在那里,确实耗费钱粮。
云南那八万军不能动,需要防范麓川,本来是想让老二去解决麓川之事,过后你给他去封信,让他抓紧解决。
从其他地方撤回八万军回各自的卫所吧,那些地方当地的土司也有些不听话,得留下一些大军,以防土司作乱。”
“是,爹,我回去后就给老二去封信。”
朱高炽赶紧应下,哪怕只是撤回八万军,还有十五万军在那边,但好歹也能省下八万军的开销,能省一点是一点了,这就是朱高炽朴素的想法。
只是让他给朱高煦去信,他都怀疑这到底是安抚朱高煦还是刺激朱高煦了,到时朱高煦看见他的信,真的不会炸毛?
两人随即又聊了一会,话题再次被朱棣谈到了兄弟三人身上,又开始说着让朱高炽能够容得下朱高煦与朱高燧的话语。
也就在这时,朱高燧与朱瞻基两人齐齐到来。
“爹/皇爷爷,我来了/孙儿来了。”
朱棣看着到来的两人,只是看了一眼。
“跪着吧。”
朱高燧与朱瞻基都是一怔,但两人都不敢多问,直接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等待朱棣的安排。
朱棣随即看向朱高炽,满脸的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