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砖换完了,皇帝踩在上面不硌脚了。陛下心情大好,嘉赏供奉金砖的杜大当家。
景王赵泽的折子摆在案前已经两天,皇帝赵铮再三斟酌,权衡利弊。
按说应该让赵泽回京的,只是这样一来,曾经收回来的怎么也得给出去一部分。上一位皇帝忌惮的,这一位也同样在意,因为无论是边疆将士还是皇城禁军,都将赵泽视为战神。
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深得民心,万人敬仰。
让他回京,无异于放虎归山。
可若是不让他回来,就要派人去济源府问明情况。若是什么都不给赵泽,也就等同于不让他出手平叛。
那么叛党的情况,他能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他交涉的官员,能不能将赵泽说过的情况全盘转述?
更重要的是,带人清除余孽的人,选谁比较妥当?
若赵泽去,几乎没什么可担心的,换个人能一击即中吗?若是皇子随行,能否保证全须全尾地回来?
皇帝心道:这次平叛务必斩草除根,现在是赵铮坐天下,赵钧的儿子却琢磨着夺江山,他想都别想。
就算老子命归黄泉,这玉玺也得是我儿子的!
一念及此,赵铮再不犹豫,终于落下朱批:皇叔即刻进京,共商平叛大计。
皇帝答应让赵泽入京,赵泽却不能马上出现,因为现在的他应该在府城。
于是赵泽依旧在春泽楼猫着,然后派假景王从府城出发。
借着这个由头,杜春枝也给那边传信,让护送“景王”的队伍顺便将杜氏锦瓷带上,来抢占京城的瓷器市场。
杜春枝的安康窑在府城已经打下江山,在京城也有些名头。杜春枝把赵泽的家当扒拉扒拉,挑出一个铺面修缮,专门经营瓷器。
二哥杜春雷留在安康窑,做了老顾的亲传弟子,牟足了劲儿学烧瓷手艺。老顾也蛮欣慰,说自己百年后手艺也能传承,这就是最大的宽慰。
大哥杜春隆早已拿到批文,带着杜氏锦瓷和布偶出海。他将瓷器和偶人卖到更远的地方,再从那边带回宝石、香料、药材、贵金属、象牙、珊瑚、工艺品、染料……
一来一回,财富翻了数倍!
至此,杜春枝手里有杜氏布偶、裁一阕、春泽楼、杜氏锦瓷、金砖窑、还有令人垂涎的海外贸易……
当年杜春枝被押至府衙时挺身而出的宋怀瑜,已经做了青云县的正九品主簿,只要老爷子身子骨硬朗,还能往上升一升。
而同样讲义气的秀才宋如松秋闱中举,他当年在府衙仗义执言对峙王仁,得到郑端青睐,中举后郑端特意送了份贺礼,这就是明晃晃的关照。
从此,宋如松青云直上前途坦荡。
就连守在宋家村管理作坊的赵寡妇,都成了名符其实的小富婆,今年给自己招了婿,找了个健壮俊俏的小伙。
其他乐意去布偶作坊的婆姨和姑娘,都为自家贴补用度。每到出门赶集的时候,宋家村人人出手豪绰,啥都敢买,让临近的村子羡慕不已。
更别说跟着杜春枝去府城的二根一家,早就在府城买了房子,女儿杏花和余庆看对了眼,年貌相当有情有义,两家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