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C计划
落地后李月岑跟着李爸李妈回县城,去县里和镇上接外公奶奶。带他们去配助听器。
在海岛的时候,就跟李爸李妈说了这个事情,李爸李妈觉得月岑这孩子有孝心,但是老人不该是她的责任,就想也出钱。
李月岑拒绝了,说从小自己也是外公外婆带大的,而且奶奶也非常疼爱她,甚至是相较于几个堂哥,反而偏心她。所以她想尽一份孝心,而且助听器她有熟人,可以打折的,花不了多少钱。
李爸李妈这才作罢,一面觉得很欣慰,一面又很忏愧,觉得没有把老人照顾好,还让小辈来照顾。但是还是叮嘱李月岑,不要跟那几个堂哥说,他们会不高兴的。
李月岑也没打算大张旗鼓,虽然他们知道了又怎么样,有本事他们也买啊,还不兴孙女尽孝啊,怕伤了他们这些金孙的自尊心吗。
下午4点,李月岑到了镇上外公外婆家。
这里是个古代驿站小镇,人口不过几万,有小学中学,李月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特别是李爸李妈在她初中时候去打工了,小姨周雪和姨父刘明没少投喂李月岑。
后来李爸李妈在李月岑大学的时候,才在县城买了小区房。镇上这楼房不高,只有4层,一楼是门面,这排门面也不临主街,一般街坊们就把门面租出去放货,要么就开茶馆。
小姨、外公外婆住二楼一单元,李月岑一家住三楼一单元,后来外公外婆就搬上二楼来照看屋子,其他单元是几个表舅住的。
这一栋都是以前村里一个院子的亲戚,一个宗亲,关系都挺好的,白天晚上连门都不用管。
还没到二楼,李月岑就像小钻风一样,冲在前面边在楼梯上跑,边叫“外婆,小姨、姨父”。李爸李妈去二楼看两个老人。
二三楼都开着门,表弟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姐,你咋回来啦!”
小姨的孩子叫□□,从小跟着李月岑,两人相差7岁,算是李月岑带大的,像个小跟屁虫,干什么都要跟着姐姐。
姐弟俩关系也好,刘小波今年大学快毕业了,高考成绩不错,考了个本地重本,学的园林景观专业。而且小孩品性是好的,孝顺听话,虽然还是有调皮的时候,但总的还是可爱的。
“我有事就回来啦!那你怎么在家?今天不上课吗?”李月岑在门口反问着刘小波。
“哎呀,老姐,我都要毕业了,都没什么课了,老师让我们找实习单位,我在C市找了一个实习的,下周就要去试岗啦。”□□赶紧让李月岑进屋,狗腿的给她拿鞋。
“姐,听我妈说,你带姨妈他们去海岛玩了啊,你都不叫我,你好过分啊。”□□知道李月岑一家去海岛玩后,羡慕得很。
“我们也是临时决定的,下次带你去好吧。你看,我给你带好多特产回来呢。对了,外公外婆呢,没在吗?”
□□得了李月岑的承诺,就不记恨李月岑不带他的事儿了,翻着李月岑带回来的特产,开心的拆着。
“你又不是不知道外公那个耳朵,估计打雷都听不到,哪里还能听到你这声音。外婆应该去楼下空地种玉米了,我们去看看。”说着就要带李月岑下去。
李月岑小姨都还没来得及跟李月岑说两句,人就被□□带走了。
果然在楼下空地看到外婆在种玉米,“外婆外婆,我回来啦。”李月岑开心的冲着外婆喊着。
“回来啦,之前就听你妈说,你们今天要回来了。你爸妈回来了没?怎么样?海岛好玩吗?”外婆把锄头撑着手肘,歇息着跟李月岑说话。
“好玩,他们也来了,还给你们带了好多吃的呢。你快上来呀。”
“好好好,我把这最后一陇种了就上来,你上去看你外公吧。”外婆让李月岑先上去。
□□拉着李月岑就去楼上找外公,看着李爸李妈也在,赶紧打招呼。
外公今年80了,耳朵有点背了,特别是其中一只耳朵听力很差,这两年亲戚来看他,他也只能嘿嘿笑,听力不好,跟人无法沟通,太费力了。
但外公好在精神头还不错,外婆比外公年轻15岁,身体倍棒,眼不花耳不聋的。
李爸去楼下定了一家鱼汤馆,带上两个老人和小姨一家,去下馆子。
席间,还分享着海岛游的趣事,把手机的照片展示给外公外婆看,外公外婆很开心。就连□□都觉得很有意思,想实习过后跟同学约着去海岛玩玩。
晚上李月岑和李爸在外公房间,劝外公去C市配助听器,外公一听要花钱,就舍不得,坚决不去,最后还是李月岑说不去的话,那定金也不能退,外公这才答应去看看。